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碧溪书院:生机恰在变身后

2024-01-22 15:57
来源:半月谈网

阡陌交错的石桥溪畔,有座古老的碧溪书院。它曾是福建省永春县仙夹镇夹际村旧时唯一的私塾,培养出一批批学子,却在岁月流转间,沉寂田野无人问询。经过修旧如旧,如今的碧溪书院摇身一变成为乡土文教的新天地,书香在这里得到传扬,书院重获新生。

九厅十八房,书墨久飘香

永春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山海交汇处,是著名的侨乡,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之誉。

位于永春县、南安市、安溪县交界处的夹际村,是福建省级传统村落,永春历史上第一位举人郑良士就出生于此村。

碧溪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清朝,由郑良士的曾孙郑以騧创立。郑以騧生于乾隆四年,考中举人后曾任永定县令。

为了让后代有一处适宜学习的场所,他修建了这座闽南“皇宫起”风格的古厝,因有九个正向厅和十八个房间,又称九厅十八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书院背山面水,主体为土木结构,地面铺着红砖石板。溪水从后门的天井穿过整个庭院,再从前门流出,故得名。潺潺流水声、啾啾鸟鸣声……学童们仿佛置身于山林间,可谓书墨飘香,雅气萦绕。在如此幽静的学习环境中,郑以騧的4个儿子,两个考中举人,两个中了秀才。

“在古代,书院是最主要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也代表着私学发展的顶峰。在当今社会,书院仍旧在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在研究、传播国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林海燕说,正因为书院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仍有生命力,业界专家学者才会不断探索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全国各地也纷纷加强了对书院的研究、保护和利用。

图片

碧溪书院内景

活化后书院,让废旧书院活起来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年久失修的碧溪书院曾沉寂多年。

2016年,当地女企业家辜燕萍参加了永春县妇联在夹际村举办的一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眼见空落落的村庄和留守儿童对外界的渴望,辜燕萍急上心头。也是在那一刻,她回馈桑梓的责任感被激发出来。

2017年10月,永春县女企业家协会与辜燕萍共同筹资,在仙夹镇镇政府的支持下,对碧溪书院进行修缮。2018年5月,工程竣工,村里老小有了一处公共文化空间。

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活化沉睡的书院文化?永春县探索开展特色乡村研学活动。

他们引进大学生支教团队,开办暑期夏令营。“刚开始办夏令营时,孩子们的热情不高,报名人数不多。等到闭营,家长发现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意愿增强了,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宽。到了下一期,夏令营开班消息一发布,学位当天就被抢光了。”永春碧溪书院执行院长辜燕萍说。

目前,已有超百名来自华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闽南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先后来村里开展支教活动,累计服务本村及周边村庄5000多人次。

假期总会过去,大学生志愿者随着实践活动结束也会离开,日常的教育活动还要依靠本地的志愿者。32岁的陈菊惠原本只是在家里带带孩子,一听说碧溪书院重新开放,便毫不犹豫当起了志愿者。每逢周末,她和几个“宝妈”轮流带着村里的孩子诵读《声韵启蒙》。

“在村里随便遇到一个不大点的孩子,我说‘云对雨’,他就会回‘雪对风’,跟对暗号似的。”陈菊惠笑着说,孩子们学得很起劲,家长们都特别高兴。

晚上7点以后,村里的孩子可以到书院一起做作业,“宝妈”们负责督促、课业辅导。周末,书院还会不定期组织手工课、手语课、中国传统纹样欣赏等特色活动。

林海燕说,沿袭传统书院文化特征、结合现代文化需求改造的新型书院可称为后书院,它是基于书院传统、乡村文化发展所形成的代表性场所。她认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同时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是后书院的突出特点。

书院变家园,古厝续新篇

唱歌、跳舞、制作苔藓微景观……谈起参加过的碧溪书院举办的活动,在永春县夹际学校上初二的郑婉婷如数家珍。从上小学开始,她节假日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碧溪书院。“我最喜欢‘苦瓜’老师了,过年过节都会跟他通话,表达节日问候。”郑婉婷说。

郑婉婷口中的“苦瓜”老师是2021年毕业于闽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潘瑞钦。5年前的暑假,他来到夹际村支教,主要给孩子们上一些手工课。现在已经是永春县第三实验小学数学教师的潘瑞钦说,郑婉婷一开始比较沉默寡言,后来相处久了,便有了深入了解。“我心里很清楚,20多天的支教可能不会给她增加很多额外的知识,但能带给她开心快乐,激发她对知识的渴望,也让我很有成就感。”

“以前,孩子们害怕见到生人,听到车进村的声音就会害羞地躲起来。现在,他们更像是小主人,平时主动照看书院,与外来参观者交流也不怯场,落落大方。”说起孩子们的成长,村民郑幼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林海燕说,碧溪书院在课程方面着重关注学生主体性发展,创建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在资源方面着重环境保护和提升文化认同感,立足社情与协调建设主体的多元性,打造更具特色的后书院研学基地。

如今,碧溪书院挂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夹际村人才驿站”等牌匾,成为夹际村的文化中心。以书院之形,承传习之道、扬时代新风,赓续前行,这是记得住的乡愁,也是看得见的未来。

半月谈记者:林凯 /编辑:尤立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