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杨思琪 戴锦镕
始建于1920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一所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高校。近年来,学校思政教育瞄准强认知、促实践、重预防三个着力点,探索出“政治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校训育人”的系统打法,并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推动思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强认知,筑牢红色基因
今年暑期,由学校院士、名师、辅导员和本硕博学生组成的26支思政实践重点项目团,分赴北京、威海、雄安新区、酒泉等地,围绕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等方向实地考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60余名学生现场观摩“龙江三号”卫星发射任务,深切感受到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与荣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如何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中拨开云雾、破除迷思,引导更多学生主动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把服务国家需要作为人生第一选择,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必须破解的难题。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八百壮士’、刘永坦院士先进事迹报告团、红色见学点、博物馆、航天馆、哈工大中心等红色资源,创新讲法、丰富内容,一方面提升课堂抬头率、互动率,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参与感、成就感。”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马云香说。
促实践,深入基层锤炼
今年夏季,黑龙江多地遭遇罕见洪涝灾害。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近百名志愿师生赴灾情严重的尚志市一面坡镇开展调查实践。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冷红说,师生深入5个村庄,收集汇总房屋建筑、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损毁情况,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哈尔滨工业大学师生志愿服务队调研洪水受灾情况
“当代青年往往阅历不多,我们努力提升思政教育的实践性,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工厂、走向社会,让他们真切体会国家发展值得青年学生为之奋斗。”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岳会敏说,为提升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哈尔滨工业大学还组织院士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让“大师高手”与“讲课能手”优势互补、思维碰撞,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良性循环。
“这个研究方向是怎么找到的”“为什么愿意扎根偏僻的航天城”“是什么支撑您坐科研冷板凳”……在与院士面对面答疑解惑中,青年学生对科研报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重预防,做好学生工作
“做好学生工作,才能做好思想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存在风险隐患的苗头性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是防止学生出现重大思想波动的重要前提。”熊四皓说。
从楼宇暖廊、风雨操场到本科生高质量4人间,从“公寓洗浴不出楼”到“空调安装全覆盖”……近两年来,学校直面学生意见,不断完善校园服务建设,提高校园生活体验,全力满足学生合理诉求,减少消极负面情绪产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蕊说:“在引领学生瞄准国家需要成长的同时,学校还着力打通教师思政与学生思政,通过带领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共同参与国情研修,让师生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明确‘道路怎么选’‘人生路如何走’。”
2023软科中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有69.7%的学生对“高校学生意见重视情况”表示满意,位居全国第一。与2019年相比,2023届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达98.49%,国防领域就业增长84.04%,航天领域就业增长104.28%,越来越多哈工大学子选择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