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和更新知识的重要阵地。半月谈记者在各地走访时看到,针对当前大学生阅读率走低、图书馆空间资源紧张等问题,一些高校图书馆着力改造升级、优化服务,更好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推动更多学生“爱读书”“善读书”。业内专家认为,在数字化浪潮、建设“未来学习中心”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升级还在路上,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让更多学生“爱读书”“善读书”
对于高校而言,要让学生爱读书,首先要让学生爱进图书馆。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充分尊重适应当下学生阅读偏好与习惯的基础之上,着力提升服务、贴近读者,让更多学生“爱读书”“善读书”。
北京大学图书馆外景
环境营造拉满阅读“氛围感”。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兰园4幢,藏着一座高颜值书屋——“蕙风斋”。走进书屋,书架和自习座位错落分布,窗外绿树成荫。原来,虎溪校区面积较大,为方便距离图书馆较远的师生就近借阅和学习,学校在学生宿舍区设置了5个舍区书屋,装修风格各有特点,且根据就近入住学生的学科专业投放相关的文献资料,学生可以在此借阅和归还图书。
“引路人”提升阅读“方向感”。读“课外”小说多、读“专业”书籍少是目前“00后”学生借阅情况的一个典型特征。“我们问了一些学生,为什么不爱读专业书?学生们普遍回答,没有人指点方法,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没有人答疑解惑,拿起来读了也读不下去。”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赵丹说,为解决学生专业书“读不懂”的问题,学校图书馆定期开展专家导读、师生共读活动。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率先设立了学科馆员岗位,对接校内各学院学科。“每一位学科馆员,还需要给学生上课,讲授各种嵌入式的阅读信息课程,告诉学生怎么用好本学科的专业书籍。”清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蒋耘中说,学科馆员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专业书籍内容重点,让阅读更有方向。
荣誉激励增进阅读“价值感”。东北大学图书馆自2016年开始,每年在本科毕业生中筛选借阅数量最多的学生授予“阅读之星”荣誉称号。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郭长宁本科期间借阅了400多本书。阅读给他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让他明确了自己的志向。“我对考研专业与院校的选择,就是在阅读中慢慢培养和发现的。”郭长宁说。
让图书馆空间和服务与时俱进
由于图书馆面积有限,馆藏空间日渐捉襟见肘。北京一所本科高校图书馆纸本图书近百万册,“上架的图书不到1/3”,其余大部分藏书只能存放在地下室“压箱底”。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自习空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学期期末、考公考研考期将近等特殊时期,图书馆更是“一座难求”。
“大学生是年轻型、知识型群体,小组活动意愿强,具有依赖网络、重体验、重交流等特征,更倾向于可以自主使用的灵动空间。”浙江树人阅读研究院院长平静认为,大学图书馆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优化图书馆空间设置、提升空间利用率,与时俱进提供智慧化的学习空间,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24小时书房
2021年3月完成改造的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除了增设自习座位,还新设多媒体阅览室、休闲阅览区、研讨间、朗读亭等功能性区域,更好满足了师生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智慧化改造也成为高校图书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新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内师生在创新港图书资料中心的任一书架,用手机扫描图书馆馆藏条码,轻松一点就能完成借书服务。
南华大学图书馆则引入图书盘点机器人,自动识别、上传摆放不规整或摆放错误的图书。机器人1小时可以盘点完以往需要一两天才能盘点完的图书,还不会出错,有效解决了图书馆盘点查找工作量大的难题。
让图书馆更好服务未来学习
2021年11月,教育部提出建设“未来学习中心”任务,鼓励一批高校依托图书馆试点建设一批“未来学习中心”。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指明了建设方向。
高校图书馆应成为高校研讨的“阵地”、学术的“心脏”。“学生校内交流空间很多,可以是教室、宿舍甚至食堂,但图书馆更能促成学术性的深度思考与研讨。”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毛振华认为,未来学习中心将逐渐摆脱孤立的学习空间设施,更加注重用户、设备、环境的互联和共享。
毛振华说,高校图书馆的功能除了要为师生提供借书服务,更要为大家“谈书”“论书”提供一流的环境。“未来高校在图书馆建设上应当努力打造更优质的学术研讨集中式阵地,让图书馆不仅成为高校藏书的宝库,更成为高校学术的‘心脏’。”
高校图书馆也应成为数据利用更科学的“开放空间”。蒋耘中认为,当前全国高校图书馆都很重视图书数据库资源的购买和引进,一个学校有几十乃至几百个数据库资源供师生查询使用早已成为常态。未来优质的高校图书馆不仅比的是谁家的数据库多,更比的是谁能够把数据真正用好、管好。
高校图书馆还应积极转换角色,助力大学高质量发展。重庆市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杨新涯等专家认为,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从知识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学习和研究合作伙伴,把智慧图书馆空间融入到学校整体发展中,成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助力大学高质量发展。
(参与采写:魏梦佳 吴文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