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和政治任务。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对口帮扶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3年多来,济南市市中区始终坚持“龙山所需、市中所能”的原则,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亿余元,在产业支持、人才支援、企业引进、劳务协作等方面精准施策。同时,一支由6名市中区音乐教师组成的“姊妹花”队伍远赴龙山县进行支教,弥补山区音乐教学的短板,让艺术之花在土家族苗族聚居之地生根、发芽、盛开、绚烂。
一个个理念,一项项创新,一次次坚守……济南市市中区用坚韧的脚步,执着的精神和倾心的投入,让资源不断向龙山汇聚、力量不断往龙山倾斜,一以贯之对口扶持龙山,书写出精准扶贫的“市中答卷”。
水沙坪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精准施策 真抓实干同心共筑小康梦
龙山县与市中区,虽然远隔千里,彼此间的联系却愈加紧密。2019年,两地党政主要负责人互访4次,济南市市中区人员到龙山调研对接达214人次,召开8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双方互派挂职干部13名、专技人才144名,在脱贫攻坚的关键节点,直指难点、把脉开方;在访贫问苦的考察中,嘘寒问暖、殷切关怀,细算民生账。
从基础设施到民生项目,再到产业扶贫,市中区的对口扶贫越来越多元,越来越有针对性。2019年,市中区重点聚焦特色高效农业、扶贫车间、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帮扶等方面,加大农业产业、文化旅游、企业引进等多方面合作,投入帮扶资金4852万元,精准对接实施了扶贫协作项目11个,完成百合、中药材等特色产品对口销售额2327.23万元,带动贫困人口22602人,为助推龙山县顺利脱贫摘帽发挥重要作用。
挂职龙山县委常委、副县长苏学强检查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
情深谊厚 “姊妹花”支教队伍点亮贫困的角落
“如果不是支教,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来到这片土地,甚至听到龙山这个地名都会感到陌生,而如今,我们‘姊妹花’艺术支教小分队和这片土地紧紧相连。”回想起在龙山支教的时光,济南市市中区少年宫主任、音乐教研员隋岩忍不住湿了眼眶。
扶贫必扶智,教育当先行。教育扶贫是最直接的精准扶贫。基于此,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派出6名音乐教师组成“姊妹花”艺术支教小分队,成员分别是市中区少年宫主任、音乐教研员隋岩,六十八中教师赵璇,育贤小学教师曹维英,南上山街小学教师逯娟,胜利大街小学教师张雪莹,实验初中教师翟羽佳。其中,赵璇已经55岁,而年龄最小的翟羽佳则是出生于1995年的“90后”。
隋岩说,由于各种原因,山里的孩子们很少有音乐课,各种音乐类的教学设施也很少,尽管没有乐器,但老师们在学校还没有建成的操场上,用垒起的土坯台子做舞台,给孩子们唱了一首又一首好听的歌曲,《芦花》《我爱你中国》《沂蒙山小调》,“虽然舞台简陋,但却是我们这辈子最动情的一场音乐会。”在石堤村、靛房镇中心小学等,走到哪儿,老师们就把歌声带到哪儿。
精准聚焦 补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短板
“红星闪闪绽放光彩,红军精神把心灵照亮,雪华山下书声朗朗……”去年暑假期间,龙山县茨岩塘小学第一次响起了属于自己的校歌,这首校歌由来自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的学子们录唱,张雪莹作为市中区前往龙山支教的“姊妹花”之一,专门谱写了这首校歌。
“桃李满天下,清辉布四方,学识浩如海,师恩自难忘……”在支教的日子里,曹维英在教学之余,用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着大山的美,写下了一首首诗歌,并创作了组诗《教师的咏叹调——向着八点钟的太阳》,送给两地的老师。
龙山县艺术教学缺乏、艺术教学理念滞后、艺术基础设施紧缺,派遣更多优秀教师以文化人,才能有效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变当地文化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除了走进大山里的学校为孩子们送上音乐盛宴,“姊妹花”的老师们还为当地音乐教师准备了课程“大餐”,给全县音乐老师带去音乐示范课和讲座,老师们得到消息后提前一天从各个乡镇连夜赶来,最新的教育理念、最好的音乐课堂效果和课堂示范让当地老师在结束两天的学习后欣喜异常,纷纷要求加微信,结对子帮扶。
“老师们诙谐地说:‘我们就赖上你们了,做我们的师长,带着我们成长,让山村的孩子得到一样的艺术教育。以前,我们不知道方向,现在好了,解决问题的人来了,可把你们盼来了。’”隋岩告诉记者,老师们的话语非常朴实,这也让她们不得不把“压箱底”的看家本领都拿了出来,“因为有种叫使命感的东西让我们觉得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对得起他们的信任。”